世界卫生组织本周二(6月11日)证实,发现了一起人类感染 H9N2 禽流感的案例,确诊者是印度一名4岁儿童。

    据路透社报道,这名儿童患者来自印度东部西孟加邦,他在今年2月时,因持续高烧、严重呼吸问题及肚子绞痛,被送入当地一家医院的儿科加护病房。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目前该童已经出院。

    世卫组织指出,患者曾在家里以及住家附近接触家禽,目前还没有接获有关其家人或其他接触者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通报。

    世卫组织也说,在通报这起病例当儿,也还没有接获关于疫苗接种情况及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细节资讯。据报道,这是印度第二例人类感染 H9N2 禽流感病例,第一例发生在 2019 年。

    报道也指出,虽然 H9N2 病毒通常只会引发轻症,但此病毒属于在不同地区家禽中最普遍传染的禽流感毒株之一,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出现零星人类感染病例。

    此外据早些时后的报道,今年4月,越南也出现该国首例人类感染H9N2禽流感。

    新研究:禽流感病毒或可通过“挤牛奶”传播

    自3月下旬以来,美国已有9个州的数十家奶牛场被检测出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确认3例与奶牛感染相关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以往报告的哺乳动物感染多为散发病例。此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美国奶牛中持续传播令科学家意外,因为此前认为牛体内缺乏让该病毒入侵的受体。

    本轮疫情中有关于患禽流感奶牛乳房发炎的报告,科研人员据此推测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具有感染动物乳腺的能力。近期发布在“生物学预印本文献库”上的两篇预印本论文提供了相关证据。两项研究均显示,在牛的乳腺细胞中存在大量禽流感病毒受体,表明禽流感病毒感染奶牛时,乳腺可能是病毒入侵的主要目标。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4月通报说,在全国约五分之一的零售牛奶样本中发现了H5N1病毒片段。卫生专家警告说,喝生牛奶可能有风险,但巴氏杀菌法可灭活禽流感病毒。

    另一篇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布在“生物学预印本文献库”上的论文显示,感染H5N1病毒的奶牛产下的生牛奶中病毒载量“惊人”且具有传染性。由于产自农场的生牛奶会被集中处理,这意味着少部分奶牛被感染就可能造成市售牛奶中普遍存在病毒片段。

    此外,一项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布在“医学预印本文献库”上的研究显示,在常见的挤奶设备材料表面,H5N1病毒的传染性可以保持数个小时,表明在挤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表面有可能促进了病毒在奶牛之间以及从奶牛到奶牛场工人间的传播。

    德国联邦动物卫生研究所病毒学家马丁·贝尔表示,相比于飞沫、气溶胶等传播方式,发现病毒通过挤奶过程传播可以说是“好消息”,意味着改变挤奶程序可能有助于控制疫情并防止人类感染。

    日本“食人菌”感染病例骤增 已刷新纪录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1日宣布,“溶血性链球菌”(溶链菌)引起的致死率高达三至七成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今年患者人数(初值)为977人。1999年开始依据《感染症法》报告病例以来,迄今的最高纪录是去年的941人,今年仅半年就刷新了纪录。专家呼吁疑似感染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溶链菌是通常引起咽喉炎等的细菌,偶发病情突然加重伴随肢体坏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休克症状,俗称“食人菌”。特点是出现症状后迅速恶化。

    病原性强且易传播的“M1UK”菌株有增加趋势,截至3月在关东地区检测到较多病例。据该研究所称,截至本月2日已报告病例977人,是上年同期的约2.8倍。按都道府县统计,东京最多,有145人;其次是爱知,为67人。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研究传染病学的教授菊池贤称,溶链菌容易从脚部伤口感染,指出“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忽视脚癣或被鞋擦伤等小伤口,要及时处理”。也存在老年人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的病例。他强调称:“如果出现发高烧说胡话,或伤口突然肿胀,都是危险信号。应立即叫救护车并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