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伯特阿里納斯認為這是一個舊視頻。 他想,賈莫蘭特不可能在他認罪之後這麼快就做出同樣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處於危險之中。
“一旦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新的,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前華盛頓奇才隊球星阿里納斯說,並補充道:“事實上,你一直想做你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一定想看看你認為自己是多麼無敵。”
莫蘭特是一名 23 歲的孟菲斯灰熊隊後衛,他在短短兩個多月內第二次因社交媒體視頻而面臨批評,該視頻似乎顯示他在公共場合開玩笑但魯莽地揮舞著槍支。 NBA 在 3 月份驗證了第一個視頻,但仍在調查上週末瘋傳的第二個視頻。 莫蘭特週二道歉。
41 歲的阿里納斯比幾乎任何人都更能理解莫蘭特的動盪。 在 2009-10 賽季,NBA 將他禁賽 50 場,原因是他將槍支帶入球隊的更衣室,並在聯盟仍在調查期間在一場比賽中做出手指拿槍的手勢來嘲笑這種情況。 阿里納斯當時已經三度入選全明星隊,他說他在一個他覺得舒服的地方遇到了麻煩——也許是太舒服了。
“這對我來說是不同的,因為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遇到麻煩,”阿里納斯說。 “我在工作場所遇到了麻煩。 我以為我擁有的無形雲被移除了。”
莫蘭特的麻煩已經在社交媒體上顯現出來,他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數百萬粉絲,他的職業生涯和 NBA 面臨著更多的風險。他超凡脫俗的運動能力讓他每晚都成為眾多球迷的亮點,他們把他的球衣作為其中之一聯盟的暢銷書。 莫蘭特今年與耐克發布了他的第一款簽名鞋,並領導了 Powerade 的新廣告活動。 在勒布朗·詹姆斯和斯蒂芬·庫裡退役後,他有望成為 NBA 賴以推動聯盟前進的年輕球星之一。 現在這一切都處於危險之中。
兩個視頻。 兩次道歉,每次都是莫蘭特發誓要做得更好。
NBA 總裁亞當蕭華在第一個視頻播放後將莫蘭特停賽 8 場,並在周二接受 ESPN 採訪時表示,當他看到第二個視頻時“感到震驚”。 目前尚不清楚莫蘭特是否違反了任何法律,但西爾弗正如他在三月份所做的那樣,可以因被認為對聯盟有害的行為而將他禁賽。 上個月在季后賽中被淘汰的灰熊隊已無限期禁止莫蘭特參加球隊活動。
“他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球隊,”喬治華盛頓大學戰略公共關係項目主任拉里帕內爾說。 “而且我認為人們比行為不端的政客或演員更重視這一點。”
他解釋了原因:“如果你是名人並且拍電影,而我不喜歡你所做的事情,那麼我不會對你的電影產生情感依戀,但我對凱爾特人隊有情感依戀。 我在情感上依附於灰熊隊。”
阿里納斯表示,他的情況與莫蘭特形成鮮明對比,因為他更清楚自己是公眾人物,並採取相應的行動,比如不在公共場合佩戴華而不實的珠寶,以免被搶劫。 “我知道我不正常,”阿里納斯說。
然而,阿里納斯的槍支事件給他餘下的 NBA 職業生涯蒙上了陰影,他的 NBA 職業生涯只持續了兩個賽季,部分原因是傷病。 他被視為不成熟。
“我認為它影響了——我什至不想說遺產——我的名字,”阿里納斯說,他是 Fubo Sports 的“No Chill”播客的共同主持人。 “這對它的影響非常糟糕。 我當時說過,最令人失望的部分是我做對了 100 件事。 我做錯了一件事,所有人都記得這件事。 這才是真正讓你最受傷的”
還有其他關於明星運動員和槍支的警示故事。 Plaxico Burress 於 2008 年在曼哈頓的一家夜總會不慎開槍自殺,此前不到一年,他在超級碗中為巨人隊奪得了致勝的達陣。 他在獄中度過了將近兩年,他的職業生涯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3 月,他在接受“紙箱展”
“如果我對他說話,只會說,’如果你學不到任何東西,就向我學習,’”Burress 說。 “只是做出更好的決定,因為你真的不希望他帶著那個標籤繼續前進,因為他太年輕了。 他有機會成為 NBA 的代言人,他是一名偉大的球員,你希望繼續看到他,你知道,隨著他的比賽越來越好,他作為一個人變得成熟。”
負面名聲很難撼動,對莫蘭特行為的反應也是喜憂參半。 ESPN 分析師、前 NBA 球員 JJ 雷迪克和其他許多人一樣認為,如果莫蘭特沒有違法,他不應該面臨嚴厲的懲罰。 TNT 分析師、前 NBA 球員查爾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對莫蘭特開玩笑說,對於公眾人物來說,規則是不同的。 耐克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但在 nike.com 上搜索他的名字時,莫蘭特的鞋子不再出現。 Powerade 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對莫蘭特的合同“沒有最新消息”。
由於持槍事件,阿里納斯失去了與阿迪達斯的球鞋交易。 他還承認了一項持有槍支的重罪,並在中途宿舍被判處 30 天監禁。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阿里納斯已經成為運動員遇到麻煩時的首選代言人。 儘管如此,在 11 月,奇才隊在“復古之夜”的一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向他贈送了一件鑲框球衣。
“我們都說了一句話:’對你的行為負責’,”阿里納斯說。 “但我們真的允許那個人真正負責嗎? 當我們看到:‘好吧,他再也沒有碰過槍。 他從來沒有表現出想要在槍支周圍的行為。 從來沒有看過槍。 你為什麼要不斷提醒全世界他就是這麼做的?
“我們希望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但我們不想在他們這樣做時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