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去美國化”:中國如何重塑其芯片業務

“去美國化”:中國如何重塑其芯片業務

經過 admin
0 評論

去年 10 月,中國中部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擁有的大型半導體工廠的建設計劃陷入混亂。 拜登政府升級了技術貿易戰,切斷了中國獲得製造最先進半導體所需的西方工具和技術工人的途徑。

一些擁有美國國籍的員工離開了公司。 三個美國設備供應商幾乎立即停止了發貨和服務,歐洲和日本預計很快也會這樣做。

該設施屬於長江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YMTC),這家存儲芯片公司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譽為中國邁向自力更生的旗手。 現在,這家芯片製造商及其同行正在匆忙改革供應鏈並重寫商業計劃。

近七個月後,美國的貿易壁壘加速了中國推動更加獨立的芯片行業。 西方的技術和資金已經退出,但國家資金正在湧入,以培育本土替代品,以生產不太先進但仍然有利可圖的半導體。 中國並沒有放棄製造高端芯片:製造商正試圖使用不受美國製裁阻止的國外舊零件,以及國內不太先進的設備。

美國的嚴厲限制源於對華盛頓官員認為中國利用其技術公司升級其軍事武庫所構成的威脅的警告。 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 (Jake Sullivan) 最近將這種情緒描述為華盛頓“新共識”的一部分,即數十年來與中國的經濟一體化並未完全成功,並補充說,新的控制措施是“精心定制”的,以應對中國最削減的問題-邊緣半導體。

根據 10 月的規定,美國企業和公民不得再幫助任何中國公司構建達到一定複雜度門檻的芯片技術。 這些控制超出了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等特定公司的貿易限制。

在早些時候的貿易緊張局勢期間,北京動員了大量資金來培育本土芯片製造商的替代品。 但外國零部件隨手可得,而且質量更高,這讓許多中國公司不願做出改變。

那些對使用來自中國的材料的保留意見似乎正在緩和。 供應鏈上游和下游的中國科技公司正在評估如何替換西方芯片和相關組件,即使是那些未受美國管制影響的組件。 國有電動汽車製造商廣汽集團, 今年 2 月,它的目標是最終從中國供應商那裡購買其汽車中大約 1,000 顆芯片。 目前,它 90% 的芯片都是從海外購買的。

戰略公司 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 的中國高級副總裁保羅·特里奧羅 (Paul Triolo) 表示:“中國在很多領域的目標是讓供應鏈去美國化。”

數十家中國芯片公司正在敲定今年通過公開募股籌集資金的計劃。 它們包括中國第二大芯片製造商華虹半導體,以及一家 芯片工具製造商 支持華為。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技術爭端沒有緩和的跡象。 拜登政府起草了但尚未發布的新規定,將限制美國風險投資對中國先進芯片公司的投資。 根據追踪私人融資的 PitchBook 的數據,今年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外國投資已經暴跌至 6 億美元,為 2020 年以來的最低點。 官員們正在考慮對量子計算或芯片製造設備等技術進行更嚴格的控制。

美國的限制措施導致北京啟動了一個因浪費和貪污而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國家基金:政府的“大基金”在 2 月份向長江存儲注入了大約 19 億美元,以加強其對美國限制措施的反應。 據官方媒體報導,該基金最近還向芯片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投資。

新的補貼旨在將西方零部件從中國的供應鏈中移除。 南部城市廣州已指定超過 210億美元 今年用於半導體和其他技術項目,包括那些試圖取代西方芯片設備供應商的項目。 根據公司報告和新聞聲明,最近幾個月中國製造設備的採購訂單激增。

習近平一直直言不諱地說,他認為西方國家正在努力對中國實施“全方位遏制”。 在 3 月的一次重要立法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打斷了中國起重機製造商代表的發言。 交換廣泛 報告 官方媒體:“你們起重機裡的芯片,是本地採購的嗎?” 席先生問。 是的,代表說。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Yole Group 的估計,到目前為止,在中國所有半導體中,只有不到 1% 的半導體屬於行業中受美國控制的高端產品。 Yole Group 首席執行官讓-克里斯托夫·埃洛伊 (Jean-Christophe Eloy) 表示,其餘的是不太先進或“成熟”的半導體,存在於日常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中,並且是“絕大部分業務”。 他補充說,這些芯片基本上沒有受到拜登政府 10 月份控制的影響,現在正迎來投資激增。

根據公開公告,中國最大的兩家芯片製造商,國家支持的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今年分別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大成熟芯片的生產。

然而,諮詢公司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的首席執行官亨德爾·瓊斯 (Handel Jones) 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無法獲得製造芯片所需的世界級工具,這可能會阻礙其在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等許多先進行業的進步。

根據 Yole Group 的估計,去年 8 月,長江存儲的目標是到 2027 年將其在全球芯片生產中的份額增加三倍,達到 13%,挑戰美國美光科技等芯片老牌企業。 面對建設第二家工廠的困難,這家中國存儲芯片製造商的產量將下降,到 2027 年將下滑至僅 3% 的市場份額。

此前投資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國際公司正在將投資轉移到其他地方。 韓國和台灣領先的芯片製造商三星和台積電正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進行新生產。 這家台灣芯片製造商正在為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申請美國補貼,這迫使它在十年內限制對中國的投資。

與此同時,專家表示,外國對中國芯片行業影響力的減弱正在為國內企業創造機會。 上個月,一家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在上海上市。 公司 Crystal Growth & Energy Equipment 的股票自上市以來上漲了 30%。

“正是由於製裁,現在市場才有了空間,”曾就技術問題向中國政府提供建議的北京一家技術財團董事項立剛說。 “現在我們有機會發展了。”

最近國家資金的激增可能會增加中國在低端芯片全球生產中的份額。 根據諮詢公司榮鼎諮詢和柏林智庫 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 聯合撰寫的一份報告,未來十年,中國可能會佔全球一類成熟半導體產能的一半左右。

該報告的合著者簡-彼得·克萊因漢斯 (Jan-Peter Kleinhans) 表示,這可能會給外國公司帶來新的供應鏈漏洞。

“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個愚蠢的想法,”他解釋道。 “這是一個可以被利用的瓶頸。”

安娜斯旺森 貢獻報告。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評論

關於我們

china-today.news 通過易於閱讀的帖子介紹了最新熱門新聞,政治,技術,創業公司,健康和科學方面的最新和重要突破。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社會和文化的未來。我們的使命是收集,記錄和傳播有關變革性技術和科學發現的信息報告,這些報告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文化,生活和行業。

最新的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