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監管人工智能一直是華盛頓的熱門話題,立法者舉行了聽證會和新聞發布會,白宮週五宣布了七家科技公司的自願人工智能安全承諾。
但仔細觀察這一活動就會引發這樣的疑問:這些行動對於圍繞快速發展的技術制定政策有何意義。
答案是目前還沒有太大意義。 立法者和政策專家表示,美國在製定人工智能規則方面才剛剛開始,這可能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儘管在白宮舉行了聽證會、與頂級科技高管的會議,並發表了介紹人工智能法案的演講,但現在預測保護消費者、遏制該技術對就業、虛假信息傳播和安全帶來的風險的法規的最粗略草圖還為時過早。
“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人知道法律會是什麼樣子,”消費者組織公共知識主席克里斯·劉易斯說,該組織呼籲成立一個獨立機構來監管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公司。
美國仍遠遠落後於歐洲,歐洲立法者正準備今年頒布一項人工智能法,該法將對被認為是該技術風險最高的用途施加新的限制。 相比之下,美國對於處理這項技術的最佳方式仍然存在很多分歧,許多美國立法者仍在試圖理解這一技術。
政策專家表示,這適合許多科技公司。 儘管一些公司表示歡迎有關人工智能的規則,但他們也反對類似於歐洲制定的嚴格規則。
以下是美國人工智能法規狀況的概述。
在白宮
拜登政府一直在與人工智能公司、學術界和民間社會團體進行快速傾聽之旅。 這項工作始於 5 月份,當時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 (Kamala Harris) 在白宮會見了微軟、谷歌、OpenAI 和 Anthropic 的首席執行官,並推動科技行業更加重視安全。
週五,七家科技公司的代表出現在白宮,宣布了一系列讓其人工智能技術更安全的原則,包括第三方安全檢查和對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加水印,以幫助阻止錯誤信息的傳播。
所宣布的許多實踐已經在 OpenAI、谷歌和微軟實施,或者即將生效。 它們並不代表新的規定。 自律的承諾也沒有達到消費者團體的期望。
“對於大型科技公司來說,自願承諾是不夠的,”隱私組織電子隱私信息中心副主任凱特里奧娜·菲茨杰拉德 (Caitriona Fitzgerald) 表示。 “國會和聯邦監管機構必須建立有意義的、可執行的護欄,以確保人工智能的使用公平、透明,並保護個人的隱私和公民權利。”
去年秋天,白宮推出了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這是一套有關該技術的消費者保護指南。 該指南也不是法規,也不具有執行力。 本週,白宮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製定一項有關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但沒有透露細節和時間安排。
在國會
監管人工智能最響亮的鼓聲來自立法者,其中一些人提出了有關該技術的法案。 他們的建議包括成立一個機構來監督人工智能、對傳播虛假信息的人工智能技術承擔責任以及要求新人工智能工具獲得許可。
立法者還舉行了有關人工智能的聽證會,包括 5 月份與 OpenAI(ChatGPT 聊天機器人的製造商)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舉行的聽證會。 一些立法者在聽證會上討論了其他法規的想法,包括告知消費者人工智能風險的營養標籤。
這些法案還處於最初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進所需的支持。 上個月,參議院領袖、紐約州民主黨人查克·舒默 (Chuck Schumer) 宣布了一項為期數月的人工智能立法制定流程,其中包括秋季為議員舉辦的教育課程。
“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是從頭開始,但我相信國會能夠應對挑戰,”他當時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次演講中說道。
在聯邦機構
監管機構開始採取行動,監管人工智能產生的一些問題
上週,聯邦貿易委員會對 OpenAI 的 ChatGPT 展開調查,並要求提供有關該公司如何保護其係統以及聊天機器人如何通過創建虛假信息潛在傷害消費者的信息。 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表示,她相信該機構根據消費者保護法和競爭法擁有足夠的權力來監管人工智能公司的問題行為。
邁阿密大學法學教授安德烈斯·薩維奇表示:“考慮到國會通常採取行動的時間表,等待國會採取行動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