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 是企業家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創建的陷入困境的辦公空間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扭轉局面,該公司正在與投資者談判,以重組其超過 30 億美元的未償債務並籌集更多現金。
據兩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注入現金很可能會給 WeWork 提供維持運營至少幾年所需的數億美元。 重組債務將為高管們提供一些餘地,讓他們可以繼續重塑公司,而不必擔心資金耗盡。
知情人士說,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的房地產軟件供應商 Yardi 是考慮對該公司進行新投資的投資者之一。 Yardi 已經與 WeWork 密切合作,因為它不僅提供聯合辦公空間,還提供其他服務,例如用於其物業的辦公室管理軟件。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無法保證 WeWork 的交易一定會完成,即使完成,也可能需要數週時間。
在公司去年燒掉超過 7 億美元現金後,WeWork 採取了整頓債務的舉措。 儘管如此,該公司的業績仍在逐步改善。
該公司與投資者的會談凸顯了其業務面臨的持續挑戰,這涉及從房東那裡租賃辦公空間,然後向客戶收取使用費。
作為 WeWork 最大股東和最大債權人的日本投資集團軟銀在談判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不過,知情人士表示,預計不會向該公司投入任何額外資金。 自 2017 年以來,軟銀已向 WeWork 投入超過 100 億美元,並註銷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損失。
軟銀最近採取了更多措施來鞏固 WeWork 的財務基礎。 它在 1 月份借給 WeWork 2.5 億美元,上個月同意增加債務融資規模,並將必須償還的日期從今年 11 月延長至 2025 年 3 月。
除了軟銀的努力之外,正在討論的交易還將為 WeWork 提供喘息空間,讓其專注於提高業績和發展公司,這涉及尋找削減成本的領域。 今年 1 月,WeWork 表示將裁員 300 人。
Sandeep Mathrani 是房地產行業的資深人士,於 2020 年 2 月接任首席執行官一職,他一直致力於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隨著辦公室入住率的提高,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容易,而辦公室入住率在 Covid-19 最嚴重的時期受到重創大流行病,在 2022 年最後一個季度走高。
上個月,在與華爾街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Mathrani 先生提出了債務重組的可能性,稱公司希望努力延長必須償還債務的日期。 但隨著 WeWork 努力應對業務逆風,減輕債務負擔的緊迫性可能有所增加。
WeWork 於 2010 年在紐約成立,曾經是創業界的寵兒,後來成為一個警示故事。 Neumann 先生將 WeWork 定位為一家超越傳統房地產業務的科技賦能公司。 這一推介吸引了 Benchmark Capital、Fidelity 和 SoftBank 等知名投資者,並說服他們以更接近高增長科技公司而非房地產公司的估值進行投資。
在尋求上市之前,WeWork 在 2019 年初的巔峰時期估值為 470 億美元。 但隨著 WeWork 虧損的增加,諾伊曼先生的雄心壯志落空了。 該公司未能說服投資者購買其計劃中的首次公開募股,迫使其取消了這些計劃。
2019 年 9 月,諾伊曼先生放棄了首席執行官一職。 軟銀斥資數十億美元拯救這家公司——該公司在那年年底前面臨現金耗盡的危險——並收購了包括諾伊曼先生在內的股東。 拯救 WeWork 的交易伴隨著大規模裁員。
事情在 2020 年變得更糟,當時大流行關閉了辦公室,迫使員工在家工作,遠離 WeWork 可用於 Instagram 的租賃空間。 該公司的客戶成群結隊地放棄了他們的會員資格。
當時,WeWork 表示,上市將為公司發展提供新資金,同時通過重新談判租約來削減成本。 它最終於 2021 年 10 月上市,是眾多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而上市的公司之一。
但該公司的價值隨著現金的消耗而持續下降。 截至去年年底,WeWork 擁有 2.87 億美元現金,低於 2021 年底的 9.24 億美元。WeWork 表示,第四季度虧損 5.68 億美元,因為它在向客戶銷售辦公室等新產品的同時,還要應對昂貴的租約管理軟件。 到 2022 年底,它有 156 億美元的租賃義務和超過 30 億美元的借款壓低了資產負債表。
該公司的股價表明投資者對其命運和未來幾年到期的債務有多麼緊張,其中大部分債務是欠軟銀的。 WeWork 的股價一直徘徊在 1 美元左右,較公司上市時的股價下跌了約 90%。
與此同時,諾伊曼先生帶著數億美元離開了。 他現在正在經營一家名為 Flow 的新房地產初創公司,並得到著名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支持。
Neumann 先生仍然是 WeWork 的股東,但他已遠離公司。 一位知情人士說,作為 2021 年與軟銀交易的一部分,當他們購買更多他的股票時,他不被允許參加董事會會議。 第二年,他獲准詢問軟銀,他或指定人員是否可以作為觀察員重返董事會。 他沒有要求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