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荷蘭親農民黨席捲選舉,擾亂現狀

荷蘭親農民黨席捲選舉,擾亂現狀

經過 admin
0 評論

一個支持農民的小型政黨通過傳播對荷蘭政府的廣泛不滿,橫掃荷蘭省級選舉,成為參議院中最大的政黨,這對首相馬克·呂特的政府構成了嚴峻挑戰。

根據其黨員人數不到 11,000 人的結果,農民公民運動黨 網站,有望成為批准或拒絕眾議院立法的政府機構的主要參與者。

一些荷蘭選民表示,他們認為該黨的成功是對國家精英和政府的勝利。 他們說,這表明支持保護荷蘭的農村生活和農業經濟,尤其是儘管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民,包括郊區,都支持該黨。

但這場胜利可能會讓呂特政府難以通過一項嚴格的法律,到 2030 年將荷蘭的氮排放量減少 50%,以應對氣候變化,並使其符合歐盟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要求。 首相所在的政黨在參議院或眾議院都沒有多數席位,需要聯合投票才能通過法律。

以荷蘭語首字母縮略詞 BBB 聞名的親農民黨反對該計劃,稱這可能危及一個以農業聞名的國家的農民經營。 農民及其支持者表示,為了實現政府的減排目標,成千上萬的農民將不得不大幅減少牲畜數量和經營規模。 他們說,如果他們不能幫助實現政府的目標,他們可能不得不完全關閉他們的業務。

據荷蘭通訊社 ANP 報導,2010 年當選的呂特先生是歐洲任職時間最長的領導人之一,還有幾年都不會參加選舉,他稱選舉結果是“對政治的尖叫”,據荷蘭通訊社 ANP 報導。

BBB 的聯合創始人兼領導人 Caroline van der Plas 在投票後表示:“他們已經不能忽視我們了。 但現在,他們絕對不能。”

投票給親農民黨的烏得勒支省奶農本·阿珀爾多恩 (Ben Apeldoorn) 說,這場胜利感覺像是“普通人對精英的勝利”。

“我很驚喜,”他說。 “作為農民,我們感到被政治社會拋棄了。”

農民公民運動直到四年前才出現。 根據出口民調和預測,該黨在選舉前的席位為零,但在 75 個席位的參議院中至少贏得了 16 個席位。 當地新聞報導稱,由中間偏左的工黨和綠黨組成的集團擁有 15 個席位。 (BBB 在擁有 150 名議員的眾議院中佔有一個席位。)

據荷蘭公共廣播公司稱,現在,以農村政黨自居的 BBB 似乎有望成為除一個省以外所有省份最大的政黨 NOS. 計票仍在周四深夜結束。

在每四年舉行一次的荷蘭省級選舉中,選民選出該國 12 個省的立法者,然後由他們選出將於 5 月完成的參議院成員。 隨著 BBB 的勝利,政府大幅削減氮排放的計劃的命運受到質疑。

成立於 2019 年的農民利益集團 Agractie 的主席巴特·坎普表示,該黨的勝利意味著“荷蘭在變得更加理性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他補充說,“政府有不切實際的計劃。”

2019 年的研究表明,荷蘭平均生產, 四倍的氮 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 農業在該國的氮排放量中所佔比例最大,其中大部分來自估計的 160萬頭奶牛 提供用於製作該國著名奶酪(如豪達奶酪和伊丹奶酪)的牛奶。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警告全球迫切需要減少有害排放物。 過多的氮會使土壤酸化,從而減少植物和樹木的養分含量。 反過來,這意味著更少種類的植物可以一起生長。 氮的排放也會導致地下的真菌減少,這使得它更容易受到干旱或雨水等極端天氣的影響。

海洋中過量的氮也有助於創造重要生物無法生存的條件。

去年,減氮計劃引發全國抗議,人們焚燒糞便和乾草捆,並在高速公路沿線懸掛倒掛的旗幟。

克里斯蒂安·范德沃爾 (Christianne van der Wal) 是呂特政府的自然和氮資源部長,也是他所在的人民自由民主黨成員, 承認 許多荷蘭居民反對政府的氮排放計劃。

“我們早就知道這一點,”她說,稱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她補充說,“與此同時,別無選擇。”

農民表示,他們一直遵守規則,努力尋找創新和更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確保安全優質的食品。 他們說,政府的計劃(包括強制收購的可能性)讓他們感到不受歡迎。

“荷蘭的每個人都關心自然,包括農民,”在眾議院中佔據 BBB 唯一席位的范德普拉斯女士說。 她補充說,荷蘭只需遵守歐洲保護其自然保護區的規則,儘管該集團尚未規定具體如何做到這一點。

目前尚不清楚政府的提案是否會以目前的形式提交參議院表決。

氮素部長范德沃爾女士表示,各省應制定政策,為減少氮排放做準備。

“所有政黨,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支持或反對氮方法,都為他們的省份制定了計劃:建造房屋或能源轉型,”她通過發言人說。

“但如果不減少氮排放,”她說,“那根本不可能。”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評論

關於我們

china-today.news 通過易於閱讀的帖子介紹了最新熱門新聞,政治,技術,創業公司,健康和科學方面的最新和重要突破。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社會和文化的未來。我們的使命是收集,記錄和傳播有關變革性技術和科學發現的信息報告,這些報告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文化,生活和行業。

最新的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