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消息讓埃爾阿拉莫牧場欣喜若狂,烏拉圭東部平原上一片鬱鬱蔥蔥的草地,點綴著仙人掌和牛群。
大多數牛的目的地是中國的買家,它們在中國面臨 12% 的關稅——是中國最大牛肉出口國澳大利亞肉類稅率的兩倍多。 第二大出口國新西蘭的牧場主可享受免稅進入中國的待遇。
“簽署貿易協議,”經營這家家族牧場的賈斯賈·科特曼 (Jasja Kotterman) 說。 “這將為我們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但這個南美國家瀰漫的熱情最近已經被放棄,因為與中國不太可能很快達成貿易協議。 對烏拉圭來說,一個新的機遇已經變成了一個警示故事,提醒人們在應對複雜的地緣政治調整時,貿易政策可能會陷入陷阱。
烏拉圭總統路易斯·拉卡勒·波(Luis Lacalle Pou)把他的經濟遺產押在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上。 去年七月,當他宣布開始正式談判時,他表示:“我們完全有意願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願意與烏拉圭討論雙邊協議。
但烏拉圭的願望激起了鄰國巴西和阿根廷的憤怒和指責,以及被視為經濟報復的行為。 它們與烏拉圭和巴拉圭一樣屬於南方共同市場,這是一個三十多年前為促進區域商業而建立的聯盟。
近幾個月來,巴西將烏拉圭拒之門外,同時代表歐盟尋求與中國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
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我們希望以南方共同市場的身份坐下來,與我們的中國朋友討論南方共同市場-中國協議。” 1月訪問烏拉圭 首都蒙得維的亞。
4 月,盧拉先生訪問了中國,在那裡他受到了紅地毯待遇,其中包括會見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
“沒有人會阻止巴西改善與中國的關係,”盧拉先生說。
無論中國政府對與烏拉圭達成協議的興趣如何,很快它的注意力就轉向了巴西,這是一種基於基本算術的計算:烏拉圭是一個擁有 340 萬人口的國家,而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經濟體,擁有 2.14 億人口。
然而,儘管巴西總統公開表示有興趣促成一項貿易協議,但南方共同市場與中國之間達成協議的前景似乎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存在。
南方共同市場是一個出了名的行動遲緩且充滿內部不和的組織,它花了 20 多年的時間試圖完成與歐盟的貿易協議談判。 其成員國之一巴拉圭與北京沒有關係,而是與台灣保持著關係。 僅此一點就使南方共同市場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幾乎不可想像。
所有這些都增加了烏拉圭最終可能損害其與鄰國的往來,同時卻得不到任何經濟收益的可能性。
“烏拉圭被用作中國與巴西談判的籌碼,”埃爾阿拉莫牧場的管理員科特曼女士在滿月在草地上投射出銀色的光芒時說道。
重新配置地圖
烏拉圭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不僅僅是其奶牛的最終目的地。 該國政府正在尋求重新制定與全球其他國家的接觸條款,同時使該國擺脫南美最大經濟體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
它明確希望中國能夠制衡美國在西半球的主導地位。
工會反對達成協議的前景,認為這是對高工資工廠工作的威脅,而政界人士(執政聯盟中的一些人)則譴責總統與中國的結盟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但最令人擔憂的是 1991 年成立的南方共同市場內部潛在破裂的後果。
南方共同市場作為一個集體運作,與世界其他國家製定關稅。 烏拉圭在尋求與中國達成協議的過程中破壞了該組織的團結。 它將向中國製造的工廠產品開放市場,以換取對出口到中國的牛肉降低關稅。 烏拉圭牧場的額外銷售將以犧牲巴西和阿根廷的牛肉生產商為代價。
人們普遍認為南方共同市場遠遠沒有達到其促進南美共同市場的目標。 它所推定的促進貿易的計劃經常受到巴西和阿根廷政治上強大的工業利益的阻礙。 兩國已成功獲得數十項豁免,使兩國公司免受與歐盟其他國家的競爭。
儘管如此,許多地區領導人仍將合作視為實現繁榮並使非洲大陸擺脫對採礦原材料和種植大豆等商品作物的過度依賴的關鍵。
南方共同市場的擁護者表示,該聯盟是其成員建設共同能源市場、國際高速公路和促進製造業發展所需的其他基礎設施的唯一途徑。
南方共同市場也將自己定位為依賴美國的替代方案。
“南方共同市場很重要,而且應該更重要,”阿根廷前經濟部長馬丁·古茲曼說。 “如果不通過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我認為沒有辦法解決非洲大陸的停滯問題。”
他批評烏拉圭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是對歐盟的威脅。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他說,“就會付出長期代價。”
牛多於人
烏拉圭的出口商更願意關注潛在的好處——加大對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的銷售力度。
法昆多·馬爾克斯 (Facundo Marquez) 重點關注了他的公司 Polanco Caviar 的額外銷售前景,該公司在烏拉圭中部的內格羅河的網箱中飼養鱘魚。 中國收入的增加導致人們對魚子醬的需求不斷增長,但中國生產商幾乎完全免受外國競爭的影響。
沒有哪個行業比牛肉獲益更多。
根據蒙得維的亞政府機構國家肉類研究所的數據,烏拉圭大約 80% 的牛肉出口,每年淨收入約 30 億美元。 但在用完小額配額後,該國的牛肉生產商在美國面臨 26% 的關稅,在歐盟面臨超過 45% 的關稅。
這使得中國成為明顯的焦點,同時引發了人們的激烈討論,稱華盛頓拒絕談判一項貿易協議,以向美國開放烏拉圭的牛肉出口。
“美國經常談論它如何重視烏拉圭的民主和人權,但最終他們卻背棄了我們,”國家肉類研究所所長康拉多·費伯說。 “這就是我們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原因。”
豪爾赫·岡薩雷斯 (Jorge González) 在拉瓦列哈 (Lavalleja) 小鎮經營一家屠宰場,他特別喜歡中國買家,因為他們購買整頭牛。 歐洲買家通常只對不到牛一半的主要部分感興趣。 美國人多買一點,把價值較低的肉變成漢堡肉。 但在中國,火鍋等多樣化的烹飪產品甚至產生了對價值較低的肉類切成薄片的需求。
56 歲的岡薩雷斯先生從周圍的牧場購買牛,然後將它們送入裝配線,工人們將這些動物切成肉,然後將切塊放入盒子中。 他通過集裝箱船將大部分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百分之七十去中國。
他的工廠有足夠的能力每年屠宰約 100,000 只動物,大約是他現在處理的動物數量的兩倍。 他說,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將促使當地牧場主生產更多農產品。
鑑於烏拉圭作為食品生產國的優勢,岡薩雷斯先生希望能夠與中國達成某種協議。 該國擁有廣闊的開放空間,奶牛數量幾乎是人口的四倍,使其成為生產出口肉類的有用場所。
“中國人正在尋求有保障的食品供應,”岡薩雷斯先生說。
El Álamo 牧場是 González 先生的供應商之一。 在那裡,科特曼女士和她的家人正在押注中國市場的另一個方面:對優質牛肉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過去的五年裡,她的牧場投入了大量資金來飼養和牛,這些牛最初在日本飼養,以其非凡的大理石花紋和柔嫩而聞名。 El Álamo 一直付錢給岡薩雷斯先生屠宰其和牛,然後將肉直接賣給中國的買家。
對於奶牛來說,還有比佔地 14,000 英畝牧場連綿起伏的山丘更糟糕的地方。 黎明時分,高喬人騎著高貴的馬出發,趕著牛群前往兩側是成蔭的桉樹林的綠色牧場。 最近的一個早晨,當蒼白的太陽費力地穿透薄霧時,一位獸醫檢查了哪些奶牛懷孕了。
科特曼女士的父親雷蒙德·德·斯梅特擔心南美洲的政治正在密謀破壞經濟。
在他看來,中國就是未來。 南方共同市場已成為過去。
“這是一個死鴨子,”他指的是這個聯盟。 “如果沒有南方共同市場,我們會過得更好,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