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為什麼中國沒有房產稅

為什麼中國沒有房產稅

經過 admin
0 評論

在中國,許多地方政府正處於資不抵債的邊緣。 一些城市降低了公務員的工資。 削減市政醫療保險引發了街頭抗議。

中央政府的救助有可能將城市從嚴重的預算問題中解救出來,但中國還沒有轉向一種收入來源,而這在其他國家顯然是一個選擇:財產稅。

在中國,政府擁有土地,地方幾乎從不向房主徵稅以支持學校等服務。 相反,城市依賴於向房地產開發商出售長期租約。 這些土地銷售的收入在過去一年大幅下降。

上個月,經過 10 萬名工人長達 10 年的努力,中國中央政府表示,它終於弄清楚了誰擁有 7.9 億套公寓和其他財產。 這些知識意味著北京的官員可以啟動全國性的財產稅制度。 但他們預計不會這麼快。 障礙的範圍從技術(這會很複雜)到經濟(它會在房地產市場的微妙時期傷害房主)到政治(它會暴露擁有許多房屋的政府官員)。

徵收房產稅的想法並不新鮮。 作為中國最高決策機構的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 2003 年決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對房地產徵收統一規範的房產稅。”

許多經濟學家支持徵收房地產稅,尤其是退休的財政部長樓繼偉,他仍然是中國技術官僚中的知識分子領袖。 “房地產稅是最適合地方稅的稅種,應在經濟恢復正常增長後儘快試點,”他在2月份寫道。

共產主義中國的創始人毛澤東從 1940 年代到 1960 年代將中國的土地國有化,從大量被殺的富裕家庭手中奪取土地,並將所有權移交給國家。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地方政府通過將大片土地出租給開發商來支付道路​​建設、學校運營和其他活動的許多成本。

直到去年,土地租賃的銷售額佔中國經濟的 7%。 相比之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38 個工業化民主國家的平均房地產稅為 1.9%.

美國尤其依賴財產稅。 地方政府每年通過這些稅收徵收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 3%,並將其中大部分用於支付公立學校的費用。

對於中國來說,通過土地租賃籌集資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有效。 但房地產市場的緩慢崩潰引發了數十家開發商的債券違約,這些開發商一直在努力完成公寓項目,更不用說為新項目購買土地了。

過去幾十年的土地銷售收入使中國能夠保持較低的其他稅收。 儘管中國自稱為社會主義國家,但實際上對投資收益、遺產或個人財富不徵稅。 國家和地方政府除了向開發商出租土地外,還依賴重稅、工資稅和營業稅的累退組合。

公眾對房產稅的抵制很強。 公寓業主認為,房地產稅應該是開發商的責任,他們已經向政府支付了豐厚的土地用於建造房屋。

“普遍的抱怨是,‘我們已經為一套公寓支付了這麼多錢,我們不可能再繳納房產稅,’”杜克大學法學教授喬世彤說。

另一個困難是,負責制定房地產稅的地方官員會因此損失很多。 公務員工作的一個好處是有機會以很少或根本沒有購買公寓,特別是在 1990 年代。

大城市的一些公寓售價數百萬美元,而高級市政官員的年收入僅為 3 萬或 4 萬美元,徵收 1% 的年稅可能會奪走他們的全部收入。 徵稅還可能暴露在土地上投機的官員的財富。

在除大城市外的所有建築都疲軟的情況下,引入房產稅可能會壓低房價。 許多房主已經擔心他們的公寓會賠錢。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朱寧說:“小城市更需要房產稅來平衡預算赤字,但它們的房地產市場也沒有大城市那麼強勁。”

兩位熟悉中國經濟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去年,中央政府研究了是否對中國最大、最豪華的公寓和住宅徵收“豪宅稅”。由於無權公開討論該話題,他們要求匿名。

但兩位知情人士都表示,豪宅稅並未推進,因為擔心它可能會損害對房地產市場本已脆弱的信心。

喬教授等海外專家建議的一個長期選擇是要求公寓業主在其建築物的原始土地租約到期時開始納稅。

毛澤東去世後早期的幾份土地租約只有 20 年,並且已經到期。

但最近的住宅用地租約已有 70 年。 等待數十年對許多公寓徵稅無助於中國應對當前的財政危機。

仍擔任該部顧問的前財政部研究主任賈康表示,完成不動產登記制度意味著中國仍在朝著有朝一日徵收不動產稅的方向邁進。

“不動產統一登記是優化房地產市場管理的最基本前提,”他說。 “它還將在支持未來的房地產稅方面發揮作用。”

李友 貢獻的研究。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評論

關於我們

china-today.news 通過易於閱讀的帖子介紹了最新熱門新聞,政治,技術,創業公司,健康和科學方面的最新和重要突破。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社會和文化的未來。我們的使命是收集,記錄和傳播有關變革性技術和科學發現的信息報告,這些報告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文化,生活和行業。

最新的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