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澳大利亞州的農村深處,Pilbara Minerals 巨大的加工廠隱約可見紅色的泥土,當成噸的鋰礦漿通過管道時,工廠在顫抖。
該工廠將附近採石場的礦石轉化為鋰輝石,這是一種綠色結晶粉末,鋰含量約為 6%,售價為 大約每噸 5,700 美元. 從那裡,鋰輝石被運往中國,在那裡進一步提煉,以便用於為手機和電動汽車等產品提供動力的電池。
澳大利亞開采了全球約 53% 的鋰供應,幾乎所有鋰都銷往中國。 但現在澳大利亞政府希望打破世界對中國加工推動綠色革命的礦物的依賴。
Pilbara Minerals 是該國最大的獨立鋰礦商,它是探索生產電池化學品新模式的公司之一——在離鋰礦開採地更近的地方進行,並出售給美國和韓國等盟友。
讓這樣一個行業發展起來的挑戰是艱鉅的。 中國擁有巨大的領先優勢,擁有多年的經驗和數百家鋰精煉廠,並穩步加強對世界電池製造設施的控制。 分析師表示,澳大利亞更嚴格的工作場所標準也將使其更難在價格上與中國競爭,儘管澳大利亞的一些人認為這將帶來更值得信賴的優質產品。
“消費者會用腳投票,他們會根據成本購買電動汽車,甚至是家裡的太陽能電池板,”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研究員 Marina Zhang 說。
Pilbara Minerals 正在與澳大利亞科技公司 Calix 合作開展一個項目,將鋰輝石提煉成磷酸鋰鹽——這是準備用於電池的材料的關鍵步驟。 預計兩家公司將在年底前做出最終決定,是否投資至多 7000 萬澳元,約合 4700 萬美元, 建設示範工廠。
Pilbara Minerals 的首席執行官 Dale Henderson 和其他支持者認為,在國內提煉鋰將創造就業機會,減少運輸的影響——94% 的運輸鋰輝石作為廢物被丟棄——並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確保電池化學品的供應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如果你在一個治理非常強大、商業環境非常、非常安全和值得信賴的國家擁有更多的供應鏈,那麼消費者就會對他們購買的產品更有信心,”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一個政府機構。
一份政府報告 去年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 20% 的鋰精煉可能在澳大利亞進行,高於 1%。 在某些情況下,高級官員設定了更高的目標。
“我想確保我們在這裡使用鋰、鎳和其他製造電池所需的產品,”總理艾博年在一次演講中說。 “這是保護我們國民經濟向前發展的願景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成本。 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 的投資組合經理約翰斯托弗援引瑞銀銀行的數據表示,在澳大利亞建立氫氧化鋰工廠所需的投資大約是在中國的兩倍半。
“從歷史上看,澳大利亞將未加工的礦石運往其他國家進行加工,”他說。 “我認為這種思維方式的改變會很棘手。”
Mineral Resources 的所有者 Chris Ellison 表示,政府必須通過資金和稅收減免等激勵措施,讓外國公司更容易投資澳大利亞的鋰精煉。
“美國政府正在向他們提供在歐洲、美國和越南等地建設的贈款,”他在 2 月份向投資者介紹時表示。 “我們需要澳大利亞政府就此參加聚會。”
澳大利亞政府還必須權衡尖銳的地緣政治問題。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的 Corey Lee Bell 說,鋰對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要切斷供應,我認為這將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問題,”貝爾博士說。
然而,澳大利亞暗示它可能願意這樣做。
澳大利亞資源部長馬德琳·金 (Madeleine King) 上個月表示,澳大利亞在抵制中國關鍵礦產行業的“集中”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她說這導致了“脆弱、波動和不可靠”。 政府還表示可能會限制外國對關鍵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2020 年,時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下令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起源進行調查,澳大利亞和中國此前友好的關係出現了轉機。 中國隨後封鎖了澳大利亞的一些進口產品,包括煤炭和葡萄酒。 澳大利亞將爭端升級至世貿組織,並撤銷維州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狀態。
最近幾個月有跡象表明緊張局勢正在降溫。 中國上周宣布取消 暫停澳大利亞木材進口 在結束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非官方禁運後。
但這種關係仍然不穩定。 諮詢公司 New Electric Partners 的合夥人羅斯格雷戈里說,澳大利亞“需要對其資源的命運有更多的發言權”。
諮詢公司 Global Lithium 的創始人喬·洛瑞 (Joe Lowry) 表示,儘管存在障礙,但澳大利亞對原材料的控制使其有機會在供應鏈的下游進一步發揮影響力。
“拿石頭的人贏了,”洛瑞先生說。 “而澳大利亞得到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