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目前影響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熱浪,中國有一個解決方案:燃燒更多的煤炭來維持空調的穩定電力供應。
甚至在今年之前,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就佔所有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的近三分之一——比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還多。 中國每年燃燒的煤炭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上個月,中國發電量比 2022 年 6 月增加了 14%,全部增量均來自燃煤電廠。
中國最近幾週能夠增加煤炭使用量,是過去兩年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擴建煤礦和建設更多燃煤電廠的結果。 官方媒體讚揚了今年春天 1000 名工人的勤奮,他們沒有假期,就在夏季趕在中國東南部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燃煤電廠之一。
中國能源政策的悖論在於,該國在安裝可再生能源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它主導著全球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大部分——從太陽能電池板到電池存儲再到電動汽車。 然而,出於能源安全和國內政治的原因,中國正在加倍投資煤炭。
在北京進行了三天的談判後,拜登總統的氣候特使約翰·克里週三表示,中國的煤炭計劃是最棘手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擺脫對煤炭的部分依賴,”他說。
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中國的美國正走向不同的方向。 十年來,它沒有建造新的燃煤電廠,同時將煤炭使用量減少了近一半,並增加了天然氣使用量。
沒有哪個國家擁有像中國這樣龐大的地下煤炭儲量,中國官員認為國內供應對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建華將煤炭描述為中國能源結構的“壓艙石”。
“始終把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他在今年春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 2021 年 4 月表示,中國將在 2025 年之前“嚴格控制煤電項目,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然後在未來五年內“逐步減少煤炭消費”。 2021年9月中旬,他單獨禁止中國在其他國家簽訂任何進一步建設燃煤電廠的合同。
一周後,即 2021 年 9 月下旬,炎熱的天氣使中國電網超載,並導致該國沿海地區輪流停電。 在電梯關閉之前,工人們只收到了幾分鐘逃離高層辦公樓的警告。 一家化工廠突然停電引發爆炸,造成數十名工人受傷。
這次災難促使中國採取緊急措施增加煤炭開採並建設更多燃煤電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隨後俄羅斯停止向歐洲供應能源,增強了北京依靠煤炭作為其能源安全核心的決心。
中國主要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其中大部分通過美國或印度這兩個地緣政治對手海軍控制的海上航線抵達。 2011年日本福島三座核反應堆發生部分熔毀後,中國將核電站的建設限制在靠近海岸的幾個地點。
研究組織全球能源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一月份,中國有超過 300 座燃煤電廠處於規劃、許可或建設的不同階段。 這是全球正在開發的燃煤發電能力的三分之二。
推動建築熱潮:2021年停電期間,中國各省試圖囤積電力而不將其出售給其他省份。 許多地方和省政府已做出回應,試圖在其境內建設燃煤電廠。
“建設這些超級過剩的煤電將推高我們的整體能源成本,”北京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所所長馬軍錶示。
香港諮詢公司大嶼山集團的中國電力分析師大衛·菲什曼(David Fishman)表示,中國幾乎所有的新電廠都是由國有企業建造的,因為私人開發商認為這些設施在經濟上不可行。
儘管中國正在建設越來越多的燃煤電廠,但它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政府間組織國際可再生能源協會的數據,該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是美國的 3.5 倍,風電裝機容量是美國的 2.6 倍。
中國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往往位於人口稀少的西部和西北地區,這些地區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氣晴朗且多風。
但這些地點遠離靠近海岸的省份,那裡是大多數人口居住的地方,也是許多電力需求旺盛的公司所在的地方,而且那裡的天氣通常多雲且風力較小。
將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場和成排的風力渦輪機連接到沿海地區需要建設超高壓電力線。 中國建造的超高壓線路的里程數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一個問題是這樣的線路非常昂貴。 中國的電力公司必須為每條線路購買200米寬、長達數百英里的土地。 因此,為了提高成本效益,線路需要全天候輸電。 但陽光不會整天明媚,風也不會一直吹。
因此,中國大多數新建的燃煤電廠都是與風能和太陽能項目結合起來建設的,以確保它們能夠持續輸送電力,北京能源專家、國家能源局客座研究員塗凱文說。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
中國持續大量使用煤炭帶來的另一個重大氣候變化問題是煤炭的開採方式。 與大多數國家相比,中國的煤炭更多是在地下開采的,這種做法往往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甲烷。 甲烷是 效力是二氧化碳的 20 至 80 倍 其對大氣的變暖效應。 中國物理學家估計,中國甲烷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來自超過10萬個煤礦,其中大部分是長期廢棄但仍在洩漏的小煤礦。
一種意想不到的力量可能會幫助中國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房地產市場的崩潰。
工廠消耗了中國三分之二的電力,主要用戶是鋼鐵廠、水泥廠和玻璃製造商,它們為中國龐大的建築工程提供電力。
但由於多年的過度建設導致多達 8000 萬套空置公寓,房價正在下跌。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開發商開工的公寓數量減少了近四分之一。
然而,即使房地產市場放緩也無法扭轉中國剛剛進行的巨額煤炭投資。 獨立研究機構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國能源研究負責人米哈爾·梅丹表示,“增加的所有煤炭意味著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更難實現更大的雄心”。 “這可能會使更嚴格的排放時間表變得更加複雜。”
李友 貢獻了研究。 克里斯·巴克利 來自台灣台北的報導; 和 麗莎·弗里德曼 來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