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患者在大流行的早期浪潮中被感染,在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2021 年 1 月 15 日期間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絕大多數是在疫苗問世之前。 Al-Aly 博士和 Mehandru 博士指出,最近感染的人的經歷可能會有所不同。 他們說,較新的病毒變種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一些研究表明,疫苗可以降低出現各種長期 Covid 症狀的風險。
冠狀病毒感染可能引髮長期胃腸道問題的原因有多種。 Mehandru 博士,他有 研究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說他的團隊和其他人發現病毒附著在一些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稱為 ACE2 受體,在小腸內壁中含量豐富。 他說,這些受體可能為病毒提供一種直接進入消化系統的途徑。 也有可能一些病毒片段在感染消退後仍然存在,使患者的免疫系統保持激活狀態並產生與炎症相關的症狀。
Mehandru 博士說,另一種可能性是“腸-腦聯繫”,並解釋說“當我們感到壓力時,我們就會出現腸道症狀。” 而且,他補充說,“一些症狀也可能是由於身體不適或腸外疾病的普遍狀態,這可能會影響我們排便的方式,或者意味著我們感到腹脹或胃酸反流。”
Al-Aly 博士說,大多數長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除胃腸道問題外還有其他症狀,這表明該病症“太複雜了,無法僅用一種機制來解釋所有這些”。
這項新研究沒有確定某些先前的健康狀況,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是否會使人們更容易患上 Covid 後胃腸道問題。 與許多其他長期的 Covid 研究一樣,它確實發現那些最初感染嚴重到需要重症監護或其他住院治療的人更容易出現長期症狀。 儘管如此,最初感染輕微的人——佔 Covid 患者的大多數——仍然比未感染的人面臨更大的風險。
該研究強調了 Covid 後症狀的重要性,發現與大流行前退伍軍人數據庫中的近 600 萬人相比,長期 Covid 患者患胃腸道問題的風險更大。 它還發現,與因流感住院的人相比,因冠狀病毒感染住院的人更容易出現長期胃腸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