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驚喜之旅
拜登總統乘坐近10個小時的火車從波蘭抵達烏克蘭首都,以示美國支持烏克蘭的“堅定承諾”。
空襲警報響起時,拜登在陽光下漫步,與東道主澤連斯基總統一起參觀了基輔市中心的一座修道院。 拜登承諾提供 5 億美元的額外軍事援助,但沒有談到烏克蘭要求的先進武器。
“一年後,基輔站了起來,”拜登在與澤倫斯基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距離俄羅斯入侵一周年僅剩四天。 “烏克蘭站起來了。 民主立場。”
拜登自戰爭開始以來首次訪問烏克蘭是保密的。 美國在他抵達基輔前幾個小時就向俄羅斯通報了他的計劃。 與拜登同行的兩名記者同意在旅行結束前保密細節。 拜登在基輔停留不到六個小時,就被特勤局迅速帶離了這座城市。
今天: 拜登和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之間的較量將在兩位領導人相隔數小時和數百英里發表演講時愈演愈烈。 普京將在莫斯科發表國情咨文。 拜登將在華沙發表講話。
在前線: 雖然俄羅斯依靠囚犯和僱傭軍進行部分戰鬥,但社會各階層都已在烏克蘭動員起來。 其中有一對夫婦在前線共用一條戰壕——並死在了戰壕中。
中國會幫助俄羅斯武裝嗎?
隨著俄羅斯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最高外交政策官員已抵達莫斯科,北京對美國聲稱准備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支持”的說法感到憤怒。 這樣的一步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個重大轉變,並將把這場戰爭變成三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鬥爭。
中國指責拜登政府散佈謊言。 “不斷向戰場提供武器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美國沒有資格向中國發出任何命令。”
北京為其與莫斯科的關係辯護,並堅稱它是一個中立的觀察員,只是試圖哄俄羅斯和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 儘管中國以非軍事方式支持俄羅斯,但在北京試圖在多年的大流行隔離之後重建全球關係之際,向其提供武器將令美國和歐洲深感震驚。
拜登總統已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強調,任何此類舉措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向中國發出的警告顯示,拜登政府認為北京已接近越線。
下一步是什麼: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中國官員王毅可能會在莫斯科與普京總統會面。
又一場地震襲來
兩週前,一場強烈的雙重地震造成 46,000 多人死亡,超過 100 萬人無家可歸,兩週後,一場強烈的新地震震撼了土耳其南部和敘利亞西北部。 這是更新。
昨天下午發生在土耳其哈塔伊省的 6.3 級地震,該地區已經因建築物倒塌而遭受廣泛破壞。
新的地震在倖存者中傳播了恐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住在帳篷里或睡在車裡,因為他們仍然害怕進入任何建築物。 一位區長說,人們被困在廢墟下:“人們在為自己的生命而尖叫。”
在敘利亞: 據官方新聞媒體報導,人們在踩踏事件中受傷後被送往醫院。 在反叛分子控制的地區,當地救援組織白盔部隊也報告了踩踏事件,並稱人們從陽台跳下逃離建築物。
自 1386 年開工以來,米蘭備受喜愛的地標大教堂基本上就需要經常照料。
大教堂由特別易碎的稀有粉紅色大理石製成。 現在,氣候變化和污染加劇了保護的挑戰。
藝術與思想
護士職業倦怠
大流行使美國的護理工作更加困難:護士精疲力盡。 有些人離開了這個行業。 根據美國護士基金會最近的一項調查,大約 43% 的人正在考慮這樣做。
“很難談論心理健康,”凱瑟琳·利特爾頓 (Kathleen Littleton) 說,她是幾位接受過培訓的護士之一,她向《紐約時報》講述了她們面臨的挑戰。 “在護理領域,當人們說‘哦,我覺得太累了’時,有時會讓人不悅。” 這幾乎像是一種可恥的處理方式。” 她現在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
今天的倦怠可能會導致長期短缺。 人們對該領域仍然很感興趣,但經驗豐富的護士減少意味著學生獲得住院培訓的機會減少。 這反過來又導致護士學校無法培養出足夠的畢業生來填補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