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菲律賓基本上袖手旁觀,因為中國軍隊撞擊其漁船並佔領曾經屬於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礁石和淺灘。
那些日子可能很快就會結束。
6 月上任的小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採取了菲律賓近十年來最強硬的外交政策方針。 他正在尋求結盟,恢復他的國家與美國的防務關係,並優先解決他的國家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
本月早些時候,馬科斯先生同意允許美國軍方進入菲律賓的四個新防禦基地。 同一天,華盛頓表示將重啟與菲律賓在南海的聯合巡航,該巡航已被馬尼拉暫停了六年。 有人猜測,蘇比克灣是菲律賓眾多海軍基地中的一顆皇冠上的明珠,未來幾個月也將迎來美國士兵。
馬科斯先生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菲律賓與北京在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推動的。 但他也對中國可能入侵自治島嶼台灣表示擔憂,稱“很難想像菲律賓不會以某種方式介入的情況。”
週二,在一艘中國海警船用軍用級激光瞄準菲律賓船隻後,馬科斯召見了中國大使,這是多年來總統親自提出此類抗議。
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馬科斯先生的做法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即使在菲律賓國內沒有引起一些爭論。 他的前任羅德里戈·杜特爾特 (Rodrigo Duterte) 在其任期的最後幾個月擁抱了中國,並使菲律賓與美國保持距離。 馬科斯先生拉近了兩國的距離,使菲律賓成為拜登政府通過在該地區加強軍事存在來對抗中國戰略的關鍵。
菲律賓最北端有人居住的島嶼 Itbayat 距台灣僅 93 英里。 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官員表示,美國和菲律賓尚未透露美國人將可以進入的四個新地點,但其中三個面向台灣,一個與南中國海接壤。匿名,因為他無權分享談判細節。
菲律賓的戰略轉變正值美中關係處於特別低谷之際。 最近中國監視氣球的入侵,以及確保外交上的針鋒相對,促使國務卿安東尼·J·布林肯在最後一刻取消了對中國的訪問。 儘管他和他的中國外長王毅週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了講話,但他們的尖銳交流並沒有緩解緊張局勢。
儘管中國感到憤怒,但馬尼拉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允許美國進入菲律賓各地的更多地點。
中國間諜氣球對決
漂浮在美國上空的中國監視氣球的發現加劇了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
菲律賓駐美國大使 Jose Romualdez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蘇比克灣曾經是美國境外最大的美國軍事基地所在地,是美國未來軍事進入“正在考慮的地點之一” .
蘇比克灣是亞洲最具戰略意義的深水港之一,可直接通往南中國海以及分隔台灣和菲律賓的巴士海峽。 現在,一家美國私募股權公司控制著它。
儘管來自中國的競爭,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如何接管蘇比克灣的故事凸顯了菲律賓人對北京日益增長的不信任以及該國對華盛頓的擴大承諾。
2019 年,在兩家中國公司表示有興趣從一家韓國公司手中購買造船廠後,菲律賓前海軍司令亞歷山大·帕馬 (Alexander Pama) 在 Facebook 上警告稱,菲律賓正面臨“非常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海軍高級官員表示,海軍有意阻止中國收購,因為他無權向新聞媒體披露私人討論。
杜特爾特的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 (Delfin Lorenzana) 告訴記者,他希望菲律賓政府接管造船廠。 但韓國公司韓進有超過 10 億美元的貸款,馬尼拉無力承擔這筆債務。
我們在使用匿名來源之前考慮的事項。 消息來源知道這些信息嗎? 他們告訴我們的動機是什麼? 他們在過去被證明是可靠的嗎? 我們可以證實這些信息嗎? 即使解決了這些問題,時報還是使用匿名消息來源作為最後的手段。 記者和至少一位編輯知道消息來源的身份。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海軍高級官員說,海軍隨後會見了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要求美國官員尋找可能的買家,但警告說,由於杜特爾特先生的敵意,美國政府不應參與其中走向華盛頓。
私下里,杜特爾特先生開始轉變對中國和美國的看法
到 2021 年夏天,華盛頓已向菲律賓捐贈了數百萬支 Covid-19 疫苗。那一年,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汀三世告訴杜特爾特先生,美國將菲律賓視為“平等的主權夥伴”。 第二天,杜特爾特先生宣布 訪問部隊協議,一項他曾多次威脅要終止的共同防禦協議,又重新生效了.
在杜特爾特先生任期內,中國祇花費了其承諾的 240 億美元的 3% 數據顯示,投資菲律賓。
在杜特爾特於 6 月卸任前兩個月,菲律賓政府表示,Cerberus 已經買下了這家造船廠。Cerberus 的高管層與美國前政府官員齊名。
儘管菲律賓是印太地區美國軍事援助的最大接受國,但馬科斯先生煞費苦心地表明,他的國家並不依賴任何一個超級大國。 菲律賓官員希望加強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的聯盟並舉行聯合演習將有助於該國軍隊現代化並加強其獨立性。
本月,馬科斯先生同意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和防務合作,菲律賓表示將 與英國合作開展海事執法. 菲律賓海軍將成為蘇比克灣的新租戶之一。
1992 年,在廣泛的民族主義抗議之後,美軍被毫不客氣地驅逐出菲律賓。 即將在各個軍事基地輪換的美國士兵即將重返戰場,這引起了一些憤怒。
卡加延和伊莎貝拉是菲律賓的兩個省份,美國最有可能獲准進入該地的軍事基地。 這兩個省份都面對台灣,加劇了當地人對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焦慮情緒。
卡加延省省長曼努埃爾·曼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沒有人就這些地點徵求過他的意見,他反對讓美國進入,因為他擔心這會讓卡加延成為“核攻擊的磁石”。
“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他說。 他補充說,“卡加延人民將被捲入”美中衝突之中。 “我們為什麼要打他們的仗?”
伊莎貝拉省省長魯道夫·阿爾巴諾三世 (Rodolfo Albano III) 表示,他也不知道在他的省份有一處遺址。 他說他不希望伊莎貝拉島有美國武器,“因為我們省會成為目標。”
“我們和北京的關係很好,對吧? 為什麼讓它變得更糟? 他們沒有對我們做什麼,”阿爾巴諾先生說。
但曼巴先生和阿爾巴諾先生是少數。 民意調查顯示,十分之九的菲律賓人希望政府維護其對南中國海的權利。 Victor Andres “Dindo” Manhit 是一家研究菲律賓的智庫的創始人,他說他的組織去年 12 月的最後一次調查顯示, 84% 的菲律賓人選擇美國而不是中國作為安全合作夥伴.
前參議員、蘇比克灣大都會管理局前主席理查德戈登表示,馬尼拉未能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對抗表明他的國家“沒有骨氣”。 “那些是我省的朋友,我的同胞。 我們的總統無法為他們辯護,”他說,指的是中國船隻騷擾菲律賓船隻。
戈登先生補充說,美國人離開的那天他哭了。
如果美國士兵在他們離開後的一代人回到蘇比克灣,他們會發現自己受到歡迎,儘管這個地方現在已是昔日的影子。
前美國基地的很大一部分現在已經變成了免稅區。 度假酒店遍布曾經被美國水手佔領的海灘,一個名為 Zoobic 的野生動物園吸引了遊客。 在蘇比克灣大都會管理局外,一塊紀念 1992 年 11 月 24 日美國人撤離的牌匾。 上面寫著:“我們擺脫了困住我們的百葉窗。”
63 歲的諾伯托·蒙蒂邦 (Norberto Montibon) 是蘇比克灣的一名保安,他回憶說,當最後一批美國船隻離開時,那是多麼悲傷的一天,不僅因為他失去了在海軍修船廠的工作,還因為美國人“是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我們在這裡的生活。”
“如果美國不離開蘇比克,那麼中國就不會擁有西菲律賓海的島嶼,”蒙蒂邦先生說,他使用的是南中國海有爭議水域的官方政府名稱。
同年美國士兵離開蘇比克灣,中國通過了一項法律,對南中國海所有有爭議的島嶼及其周圍水域擁有主權。
埃里克施密特 來自華盛頓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