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他們就在前線陣地,向俄羅斯軍隊開砲。 幾個小時後,他們穿著同樣的製服和防彈衣,通過了最後的測試——障礙訓練——正式成為烏克蘭海軍陸戰隊員。
他們跑過水坑和泥漿,爬過鐵絲網,越過模擬的反坦克壕溝,高喊著“烏克蘭的榮耀!” 和“我愛海軍陸戰隊!” 指揮官們大聲下令,讓他們做俯臥撑。
完成後,他們擠進皮卡車,開回前線,重新加入烏克蘭在烏克蘭南部的反攻。
烏克蘭軍隊在戰爭期間竭盡全力補充兵力,對士兵進行訓練,甚至在他們被部署到前線後也對他們進行資格測試。 最近一個溫暖的夏日午後,海軍陸戰隊所經歷的障礙訓練場就是一個例子:建在距離實際戰鬥僅幾英里的地方,其中包括與俄羅斯戰爭中使用的相同類型的戰壕、掩體和鐵絲網。
來自海軍陸戰隊第 36 旅的候選人被輪流離開前線參加比賽。 要參加,候選人需要至少三個月的戰鬥經驗。 第一批 40 名砲兵中的許多人親眼目睹的遠不止於此。
“我已經戰鬥了八個月了,而且一直在前線最艱苦的地區戰鬥,”阿爾謝尼中尉說。他和其他接受本文采訪的人一樣,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只透露他的名字和軍銜。 雖然是砲兵排長,但他還沒有戴海軍陸戰隊貝雷帽的資格。
雖然渾身泥濘、筋疲力盡,但隊員們精神抖擻,在跑完賽道前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你們可以證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海軍陸戰隊員,”幫助領導訓練的納扎里·托凡少校告訴候選人。 “你應該終生記住這場比賽。”
由於烏克蘭在長達17個月的戰爭中在數百英里的前線作戰,而且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因此它必須替換陣亡的士兵,並繼續訓練那些尚未完成正式準備的人員。 去年冬天俄羅斯開始全面入侵後,第36海軍陸戰旅在南部城市馬里烏波爾作戰,在一家遭到莫斯科軍隊無情襲擊的鋼鐵廠裡堅守了數週。
許多人死傷,一千多人被俘。 該旅的前任旅長至今仍是俄羅斯的戰俘。
只有大約200名海軍陸戰隊員逃脫了包圍圈。 倖存者被重新部署到赫爾松南部地區作戰,並徵召了新的部隊。 第 36 師現在大約是一個旅的典型規模,大約有 4,000 名海軍陸戰隊員。
障礙訓練場的設計是為了盡可能接近真實的戰鬥條件。 煙霧彈和煙花爆炸了。 有埋伏。 海軍陸戰隊員們向候選人開槍並大喊大叫。
54 歲的二等兵謝爾希 (Serhiy) 開始落後。 醫生過來給他檢查,發現他有高血壓,就給他打了針。 他沒有通過課程。
“這場戰爭不再適合我,”他說。
“這不適合我們烏克蘭的任何人,”醫生回答道。
其他候選人繼續奔跑,在泥濘和燃燒的輪胎中掙扎。 課程結束後,40 人中有 39 人取得了資格。
其他團體完成挑戰後,舉行了儀式,新入伍的海軍陸戰隊員宣誓——要勇敢,不丟下戰友——並接受貝雷帽。 然後他們又回到了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