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V·普京 (Vladimir V. Putin) 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周一在莫斯科開始會談,並吹噓他們的密切關係,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了衝突本身。 .
儘管這場戰爭及其暴露的分裂籠罩著會議的陰影,但習近平和普京對這場戰爭的公開評論都保持沉默,儘管過去一年產生了連鎖反應,包括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歐洲的能源危機和烏克蘭的破壞。
相反,領導人竭盡全力相互奉承,並在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中表現出團結一致。 習近平是入侵俄羅斯以來訪問俄羅斯的最受矚目的世界領導人,他抵達烏克蘭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當時烏克蘭東部的血戰仍在繼續,而就在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被國際刑事法院列為戰爭罪的三天后法庭。
聯盟的意象,即使不是正式條約,也只是姿態,在西方引發了焦慮,擔心中國可能會比外交或經濟更進一步地支持俄羅斯——可能使用武器用於普京的戰爭——並鞏固一個強大的集團反對北約和美國。
“親愛的朋友,歡迎來到俄羅斯,”在中國領導人受到紅地毯和軍樂隊的歡迎後,普京告訴習近平。
普京先生告訴他的客人,中國是“羨慕”的對象,因為中國政府建立了“非常有效的發展經濟和加強國家的製度”。 習先生對普京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謝” 據新華社報導,他表示“相信俄羅斯人民一定會繼續堅定地支持你”。
他們坐在爐邊的一張小桌子旁,這個環境比普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與西方領導人舉行緊張會議的那間極長的房間要親密得多。
但在顯示器後面 友誼的背景是冷靜的地緣政治。 中國和俄羅斯都反對由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全球秩序,這似乎超過了習近平對普京入侵烏克蘭的任何反對意見。
週一,國務卿安東尼·J·布林肯 (Antony J. Blinken) 批評了這次訪問,稱這相當於“為俄羅斯繼續犯下”戰爭罪行提供外交掩護。 國際法庭指責普京先生應對綁架和驅逐烏克蘭兒童負責,俄羅斯軍隊繼續以平民區為目標。
布林肯先生說,此行“表明中國認為沒有責任讓總統為在烏克蘭犯下的暴行負責。”
普京先生在中國執政的共產黨的主要報紙《人民日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將他聲稱俄羅斯面臨的來自西方的威脅與北京的安全相提並論——在他看來,西方的威脅促使他入侵烏克蘭亞洲的擔憂。
他將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描述為對西方的重要製衡,西方不僅尋求主導東歐,而且尋求主導亞太地區,並且旨在“遏制我們國家的發展”。
“如今,俄中關係實際上代表了地區乃至全球穩定的基石,”普京寫道。
根據中方對他們在克里姆林宮會晤的總結,習近平告訴普京:“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和平談判,反對火上澆油。 從歷史上看,衝突最終必須通過對話和談判來解決。”
謹慎的言論符合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採取的微妙立場,同情俄羅斯對西方影響和北約的不滿,同時呼籲通過談判結束戰鬥。 為了保持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習近平將烏克蘭的戰鬥稱為“危機”或“衝突”,而不是戰爭或入侵。
如果說峰會最受關注的方面有任何進展——習近平能否說服普京進行認真的和平談判——在第一天結束時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一點。 普京只是表示,俄羅斯已經“仔細研究”了中國的和平建議,並將“尊重”它們。
白宮發言人約翰·F·柯比 (John F. Kirby) 說:“我們將看看他們會談的內容。” 他稱北京與莫斯科的聯盟是“權宜之計”,武裝俄羅斯將與習近平公開宣稱的中國希望和平背道而馳。
對普京來說,習近平的訪問也是緩和因九名中國公民在中非共和國一座金礦遇害而引發的緊張局勢的機會,習近平對此表示譴責。 關於誰應對此負責的說法不一,但有些人指責俄羅斯僱傭軍組織。
習近平和普京的會談將於週二繼續進行,屆時將有更廣泛的政府官員代表團參加。 他們還計劃在新聞媒體上發表講話,並舉行俄羅斯商界領袖將出席的國宴。
自習近平成為國家領導人以來,兩人已經會面約 40 次,但儘管他們認為這種夥伴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但戰爭擾亂了他們的關係,同時加深了俄羅斯在貿易和外交支持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這場戰爭一直是北京不穩定的根源,破壞了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 在習近平希望專注於中國大流行後經濟重建之際,這也加劇了全球經濟和能源緊張。
最近幾週,在自我實施大流行隔離之後,習近平試圖重申中國的全球角色。 北京已將自己定位為潛在的和平經紀人,主持了導致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本月達成重要協議的會談,並發布了措辭寬泛的 12 點框架以結束戰鬥。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 表示,他歡迎有機會與習近平交談,但尚不清楚領導人是否打算交談。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上週與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通了電話,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進行談判。 “無論困難和挑戰有多大,政治解決的大門都不應關閉,”秦先生告訴他, 根據中國外交部.
但也存在著巨大的障礙。
普京周一在他的文章中表示,俄羅斯只有在保持對烏克蘭東部和南部被佔領領土的控制的情況下才會進行談判。 烏克蘭政府排除了割讓領土以換取和平的可能性。
“首要的一點是俄羅斯佔領軍的投降或撤離,”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主席奧列克西·丹尼洛夫 (Oleksiy Danilov) 週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俄羅斯和烏克蘭軍隊都沒有表現出在廣闊前線的戰鬥有任何放緩。 軍事分析人士說,雙方每天都有數百名士兵死亡或受傷。
許多分析人士說,即使中國想在結束流血衝突方面發揮作用,習近平也不太可能向普京施加壓力,因為這可能會危及他們更廣泛的伙伴關係。 習近平認為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對於抵消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至關重要。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全方位圍堵打壓,”他在本月的一次講話中宣稱。
駐北京的前美國外交官威廉克萊因表示,對莫斯科的訪問“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國確實將俄羅斯視為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
“無論中國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它都將俄羅斯視為抗衡美國壓力的關鍵,”克萊因先生說,他現在是 FGS Global 的諮詢合夥人。 “不應期望中國會因為這場戰爭而重新調整其根本利益。”
中國外交政策專家認為,失去俄羅斯的堅定支持可能會使中國面臨危險,即使在普京入侵之後也是如此。
上海高級外交政策學者楊潔勉, 寫在評估中 上個月,如果“俄羅斯不斷被削弱到不能、不會或不敢與美國和西方鬥爭的地步,那最終將使中國面臨完全不利的戰略環境。”
馬克桑托拉 來自烏克蘭基輔的報導, 伊万·內切普連科 來自格魯吉亞第比利斯, 奧利維亞王 來自香港,以及 邁克爾·克勞利 和 凱蒂羅傑斯 來自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