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預測連任獲勝,甚至可能取得壓倒性勝利。
但在投票前幾週, 邱肯尼加拿大國會議員、中國人權記錄的批評者感到恐慌。 他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選區的華裔選民發生了一些變化。
“最初,他們是支持的,”他說。 “突然之間,他們就消失了,蒸發了,消失了。”
來自中國大陸的長期支持者沒有回复他的電話。 志願者們報告說,他們在以前友好的家裡進行了冰冷的問候。 中文新聞媒體不再報導他。 他還面臨著對當地社區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應用程序——中國人擁有的微信——的猛烈攻擊——來源不明。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干預加拿大政治,邱先生的競選活動在 2021 年上一次聯邦選舉中突然失敗,現在正受到新的審查。
專家表示,中國政府採用了全球策略,過分關注代表溫哥華和多倫多及其周邊地區的加拿大華裔民選官員。 民選官員、加拿大情報官員和中國虛假信息專家表示,它利用了與中國有家庭和商業聯繫的大量僑民,並確保這些社區的權力槓桿站在它一邊。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加倍推行針對僑民的強硬民族主義政策,”說 馮崇義歷史學家、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 他補充說,中國在加拿大扮演的角色與澳大利亞發生的情況如出一轍。
近幾個月來,加拿大的情報報告發生了一系列非同尋常的洩密事件,中國的國家干預及其對加拿大民主的威脅已成為全國性問題。 環球郵報 一位國家安全官員的報紙 說 政府官員沒有足夠認真地對待這一威脅。
總理賈斯汀·特魯多因沒有採取足夠措施打擊中國的干涉而受到批評,他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要求進行公開調查的壓力。
接受國家安全人員採訪的現任和前任民選官員表示,部分情報似乎來自中國駐加拿大外交官的竊聽。 《環球報》表示,其報導是基於其查看過的秘密和絕密情報報告。
加拿大華人的長期活動人士和政界人士表示,在溫哥華和周邊兩個城市——列治文和本拿比——這兩個城市是加拿大華人最集中的地方,中國領事館及其盟友的影響力隨著來自中國的移民浪潮而擴大。
中華慈善總會(CBA)是溫哥華最古老、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組織之一,一直是台灣的長期支持者,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台灣轉而支持北京。 但它最近成為北京一些最具爭議政策的啦啦隊,在中文報紙上刊登廣告,支持2020年實施一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法,該法打擊了香港的基本自由。
該協會和中國領事館在其網站上宣傳其密切關係。
CBA前主席希爾伯特·姚(Hilbert Yiu)否認該組織與中國當局有任何官方關係,但承認該協會傾向於支持中國的政策,認為北京的人權記錄比過去“好多了”。
姚先生目前仍是 CBA 董事會成員,他表示,有關中國政府乾預加拿大政治的故事是通過落選的候選人而傳播的。
“我認為它不存在,”姚先生說,並補充說西方國家害怕“中國強大”。
姚先生是當地一家中文廣播電台的主持人,也宣揚親北京的觀點。他曾於 2017 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海外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政府的一個諮詢機構,北京利用它來贏得支持。並獎勵非共產黨員的支持者。
CBA 的領導人——他們的意見具有影響力,尤其是在英語不太熟練的移民中——表示他們的組織在政治上是中立的。
但近年來,該組織和其他華人組織將批評北京的政客排除在活動之外,其中包括溫哥華議員關女士。 關女士是左傾新民主黨成員,自 1996 年以來,她先是擔任省議員,後來又擔任聯邦一級的代表,代表了包括唐人街在內的溫哥華地區。
但在關女士於 2019 年開始公開反對北京鎮壓香港及其對待香港人的方式之後, 維吾爾族,邀請枯竭 – 包括她所在地區的活動,例如農曆新年慶祝活動。
“邀請當地議員是標準禮節,”關女士說。 “但在我沒有被邀請參加的情況下,我有疑問是否與外國干涉有關。”
另一位 CBA 前主席 Fred Kwok 表示,關女士沒有被邀請參加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因為冠狀病毒大流行迫使組織者以虛擬方式舉行活動,而且“時間有限”。
那年晚些時候,距離聯邦選舉還有幾個月,郭先生在唐人街一家知名海鮮餐廳舉辦了一場 100 人午餐會,以支持關女士的競爭對手。 郭先生表示,他代表自己行事,而不是作為CBA領導人。
本拿比市議員、前省議員理查德·李 (Richard Lee) 面臨的情況要糟糕得多。
李先生出生於中國,1971 年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並於 2001 年當選為省級立法機關議員,以支持當地企業和從不錯過剪彩活動而聞名。 他還忠實地參加了1989年天安門廣場屠殺民主示威者的年度紀念活動。
這曾經是一次低調的活動,但隨著習近平上台,許多參與者開始戴口罩以隱藏自己的身份,擔心遭到北京的報復。
2015年夏天,李先生參加燒烤聚會成為了一個問題,當時他說當時的總領事劉飛問他:“你為什麼一直參加這些活動?”
隨後,11 月,李先生和他的妻子安妮 (Anne) 飛往上海。 在機場,他說他與妻子失散並被拘留了七個小時,當局搜查了他的個人手機和政府發行的黑莓手機。
他問為什麼,並說他被告知:“‘你知道你做了什麼。 我們相信你可能會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
他和妻子被送上返回加拿大的飛機。
在本拿比,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 他不再被邀請參加一些活動,因為組織者告訴他,如果李先生也在場,總領事就不想參加。 長期支持者開始保持距離。 李明博表示,他認為冷遇導致他在執政 16 年後於 2017 年失去席位。
中國駐渥太華大使館發言人沒有回答有關領事館在溫哥華的所謂行動的問題,只是表示“中國從不干涉別國內政”,而有關干涉的指控是“徹頭徹尾的抹黑”。中國。”
但據《環球報》報導,中國前駐溫哥華總領事童曉玲在 2021 年吹噓自己幫助擊敗了兩名保守黨議員,其中一位被她形容為“聲音干擾器中國政府代表:Kenny Chiu。
1992年從香港抵達後,趙先生定居在列治文,該市208,000人口中一半以上是華人。 2019年,他作為保守黨議員當選為議會議員。
58 歲的邱先生很快談到了兩個似乎讓他成為北京及其當地支持者關注焦點的問題:批評北京對香港的鎮壓,並提出一項建立外國特工登記冊的法案,其靈感來自於2018 年澳大利亞。
中國社交媒體上對他的匿名攻擊加劇了一些加拿大人對該法案的批評,認為該法案不公平地針對加拿大華人。
距離 2021 年 9 月聯邦大選還有一個月,民意調查給邱先生的競選團隊注入了信心。
但在最後 10 天裡,邱先生向他的競選經理喬登·伍德 (Jordon Wood) 轉達了日益增長的擔憂:華裔選民的反應冷淡,敵意和個人匿名攻擊日益增多。 這些攻擊在微信上瘋傳,將他的法案描述為對加拿大華裔的種族主義攻擊,並將邱先生描述為社區的叛徒。
伍德先生回憶起邱先生在與加拿大華裔選民進行激烈會面後在深夜打來的瘋狂電話。
“‘我們的社區比這更有禮貌,’”伍德先生回憶說,邱先生告訴他。 “即使你不喜歡某人,你也不會以這種方式追求他們。 這種粗魯和攻擊的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對微信的攻擊引起了研究中國及其代理人虛假信息活動的專家的注意。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網絡安全專家兼教授本傑明·馮表示,這些攻擊是由無數無法追踪的人類和人工智能機器人發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