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本週飛抵莫斯科,北京方面稱其為烏克蘭和平使者。 然而,他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V·普京 (Vladimir V. Putin) 的峰會表明,他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加強與莫斯科的關係,以對抗他認為美國阻礙中國崛起的長期行動。
習近平誓言與俄羅斯堅定團結,成為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夥伴:兩個超級大國結盟對抗美國的主導地位和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這讓烏克蘭的話題黯然失色。 此次峰會表明,習近平有意鞏固北京對莫斯科的傾向,反對他最近所說的美國對中國進行全面“遏制”的努力。
習近平先生和普京先生利用周三結束的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的盛況向他們的公眾和西方國家的首都發出信號,表明兩國之間的紐帶仍然牢固,在他們看來,在 13 個月之後,兩國之間的紐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普京先生髮動了對烏克蘭的入侵。 他們將自己的世界觀描繪成一個 九點聯合聲明 它涵蓋了從台灣到氣候變化以及與蒙古的關係等方方面面,經常將美國描繪成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的障礙。
“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戰略計劃。 這不是對烏克蘭戰爭的下意識反應,”研究中俄關係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高級講師亞歷山大·科羅廖夫說。 注意到聲明中對美國的一再批評,他說:“威脅不再是隱含的和假設的; 這是非常明確的。”
對中國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模糊提議的討論只出現在最後一節 他們的聯合聲明,沒有提供有關前進方向的具體信息。 它在向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發出警告時說,任何解決危機的辦法都必須“防止形成火上澆油的對抗性集團”。
相反,領導人談到了加強經濟合作和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到俄羅斯投資的計劃。 他們表達了對彼此專制統治的欽佩,習近平甚至支持普京連任,向俄羅斯人表明他確信他們應該在一年後的選舉中支持普京。
“習近平實際上發起了普京的連任競選,”佐治亞州立大學研究中國和俄羅斯政治交流的學者瑪麗亞·雷普尼科娃 (Maria Repnikova) 說。 “這似乎是一個重要信號,凸顯了他們友誼的深厚程度,表明他真的支持普京。”
但是,儘管習近平試圖表明中國對俄羅斯的承諾,但他沒有給普京開一張支持的空白支票。 儘管普京聲稱一條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新管道將於 2030 年完工,但習近平並未證實這筆交易。
中國還調整了用於描述其與俄羅斯關係的語言。 去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三週,習近平和普京發表聯合聲明時曾表示,北京和莫斯科有著“無限的友誼”。 這一次,他們試圖劃清界限,宣布他們不屬於傳統的政治和軍事聯盟。 習近平和其他中國官員也普遍避免重提“友誼無限”的說法,儘管普京仍在使用它。
儘管如此,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學者雷普尼科娃女士說,習近平和普京相互提供的象徵性支持對每位領導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 她指出,兩國的主要國有廣播公司還簽署了一項共享歷史內容的協議,強調了他們在為本國人民接種西方政治影響方面的共同利益。
“這表明,無論多麼有限,它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伙伴關係——中國在西方面前並不孤單,俄羅斯肯定得到中國的支持,”她說。
更好地理解中美關係
兩國正在爭奪在全球舞台上的影響力,在陸地、經濟和網絡空間中謀求優勢。
習近平和普京的媒體工作人員將他們的關係描述為兄弟般的紐帶,在 40 多次會面中通過伏特加、生日蛋糕和冰淇淋的鏡頭鞏固了他們的關係。 但習近平對俄羅斯的盤算並非基於情緒。 它建立在中國更廣泛的戰略計算基礎上,無論即將到來的烏克蘭春季戰爭的結果如何,這種計算都可能保持不變。
在習近平看來,最近他用不同尋常的直言不諱的措辭表示,美國正在對中國進行“全方位圍堵打壓”——他說,這是一場製裁和外交施壓運動,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國家。 為了對抗西方的壓力,習近平希望為普京提供政治和經濟支持,以確保他們的伙伴關係,即使中國可能不想介入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習近平通過這次訪問做出了對普京政治支持的重要姿態,基本上表明即使在這些困難的情況下,這種關係也將具有彈性,並且他願意忍受西方的譴責,”作者安德魯·斯莫爾說的 ”無限:中國與西方戰爭的內幕。”
在西方大國敦促中國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停止戰爭後,北京方面表示,作為此次訪問的一部分,習近平將幫助推動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對話。 但最後,斯莫爾先生說,“與中國外交官預先介紹的情況相比,‘和平使命’的模擬甚至更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周訪問基輔支持烏克蘭,恰逢習近平與普京會談,這似乎可能會加深中國的看法,即這場戰爭已經演變成一場同樣針對北京的全球較量。
隨著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惡化,與俄羅斯的牢固關係對中國變得更加重要。 去年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似乎強化了習近平對華盛頓的戒心,儘管他試圖穩定與拜登總統的關係。
中國官員有 指向美國的限制 關於中國獲得從超級計算到武器開發等任何領域所需的先進半導體的問題。 他們 也譴責了這些舉動 由美國和英國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以對抗中國的軍事增長。
習近平結束國事訪問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就其意義發表聲明說:“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不是少數國家所謂的‘民主與威權的對抗’”已經發揮了,而是發展與發展的遏制之間的鬥爭。”
“北京正試圖向主要是國內的聽眾強調,美國正在進行多領域、多管齊下和多方面的努力,以積極抑制中國的持續崛起,”弗里曼中國研究主席裘德·布蘭切特 (Jude Blanchette) 說。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布蘭切特先生說,習近平的“全方位遏制”一詞意在總結“旨在減緩中國經濟增長、阻止其獲得尖端技術並削弱中國與鄰國關係的努力”。
根據這種世界觀,烏克蘭並沒有成為俄羅斯發動無端戰爭的受害者,而是捲入了美國及其盟友針對莫斯科——進而針對北京——旨在重申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代理人戰爭。 這一主題在最近對沖突的許多評估中得到呼應 中國國家機構 和 解放軍分析員.
“俄烏衝突的爆發是美國政府長期戰略的必然結果,”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楊光海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最近的戰爭研究. “美國利用烏克蘭作為代理人的立場不會改變。 與俄羅斯一樣,中國也是美國“大國競爭”戰略的首要目標。
因此,習近平試圖在基輔和莫斯科之間進行斡旋的任何意願,都可能會受到他與俄羅斯和普京保持密切關係的更廣泛承諾的嚴格限制。
在與普京會面之後,習近平可能會聯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那將是自入侵開始以來習近平與領導人的第一次通話。 即使他這樣做了,中國概述的和平提議也不太可能在基輔獲得支持,因為它含蓄地呼應了俄羅斯官方對北約的不滿,這可能會限制烏克蘭的主張。
習近平和普京在聯合聲明中批評了北約更加關注亞洲的做法。 領導人認為中俄關係優於傳統的西方軍事集團,因為它“成熟、穩定、獨立和有彈性”。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 發文解釋 為什麼這兩個國家不想建立一個迫使他們在戰爭中互相幫助的正式聯盟。
一些讀者不相信。 “名義上我們不是盟友,”一位讀者評論說。
奧利維亞王 貢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