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扮演和平締造者? 美國和歐洲持懷疑態度。

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扮演和平締造者? 美國和歐洲持懷疑態度。

經過 admin
0 評論

華盛頓——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準備本週在莫斯科與弗拉基米爾·V·普京總統會晤之際,中國官員一直將他的此行定位為一次和平使命,他將在此次訪問中尋求“在推動談判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正如北京政府發言人所說。

但美國和歐洲官員正在關注另外一件事——習近平是否會為普京一年多前開始的全面戰爭火上澆油。

美國官員表示,中國仍在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主要是砲彈——以供在烏克蘭使用。 他們說,即使是習近平呼籲停火,也相當於加強普京的戰場地位,讓俄羅斯控制比入侵開始時更多的領土。

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周五表示,現在的停火“實際上是對俄羅斯征服的認可”。 “它實際上會承認俄羅斯的成果及其以武力征服鄰國領土的企圖,從而允許俄羅斯軍隊繼續佔領烏克蘭主權領土。”

“這將是中國戰術的經典部分,”他補充說,因為中國官員從會議中走出來聲稱“我們是呼籲結束戰鬥的人,沒有其他人。”

華盛頓和一些歐洲國家的首都普遍存在對習近平既定目標之一的懷疑態度。 美國情報機構得出的結論是,中俄關係在戰爭期間加深了,儘管俄羅斯已與許多其他國家隔離開來。

兩國繼續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北京與莫斯科一起定期譴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中國仍然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之一,這幫助莫斯科為其入侵提供資金。

中國官員從未譴責過這次入侵。 相反,他們有 含糊地指出,所有國家都必須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他們與俄羅斯外交官合作,阻止譴責這場戰爭的國際聲明,包括 2 月和 3 月在印度舉行的 20 國集團會議上。

雖然一些中國官員認為普京的戰爭會破壞穩定,但他們認識到外交政策的一個更重要的優先事項:需要支持俄羅斯,這樣兩國才能形成統一戰線來對抗他們認為的對手美國。

習近平明確表態 當他本月早些時候說 在北京舉行的年度政治會議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全方位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但中國仍牢牢紮根於全球經濟,習近平及其助手希望避免在世界舞台上被視為惡意行為者,尤其是在主要貿易夥伴歐洲的眼中。 一些分析人士說,習近平打著和事佬的幌子,聲稱自己肩負著結束戰爭的使命,為加強與普京的伙伴關係提供掩護。國際刑事法院週五正式指控普京犯有戰爭罪。逮捕令

習先生和普京先生個人緣分深厚,自習先生於 2012 年成為中國領導人以來已會晤 39 次。

一些分析人士說,中國上個月發布了關於這場戰爭的 12 點大原則聲明,這是在為習近平的行程做準備時製造中立煙幕的嘗試。

“我認為中國試圖混淆視聽,說我們在那裡不是為了支持俄羅斯,而是為了支持和平,”華盛頓史汀生中心的中國外交政策學者孫云說。

“中國有維持或保護其與俄羅斯關係的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她說,並補充說,一位中國高級官員告訴她,地緣政治和美國的頑固態度正在推動北京處理這種關係的方式——而不是對俄羅斯的熱愛。

孫女士說,中國最近對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初步外交和解的調解助長了人們對中國作為和平締造者的看法。 但這種情況與烏克蘭戰爭完全不同——這兩個中東國家多年來一直在談判,試圖重啟正式外交,而隨著雙方達成協議,中國也加入其中。 中國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親密夥伴,並且在防止兩國升級敵對行動方面具有非常具體的經濟利益——它從兩國購買了大量石油。

2022 年 2 月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普京先生在北京拜訪習近平時,兩國政府在一份 5,000 字的聲明中宣布了“無限制”的伙伴關係。 去年 9 月,兩人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一次安全會議上再次見面。 自戰爭開始以來,習近平就沒有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談過話,更不用說詢問他對和談的看法了。

澤倫斯基先生表示,只有普京先生從烏克蘭領土撤軍,他才會參加和平談判。 其中包括俄羅斯軍隊在 2014 年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以及同年俄羅斯軍隊在該地區煽動親俄分裂主義叛亂的頓巴斯地區。

澤倫斯基先生表示,他很高興有機會與習近平交談,一些烏克蘭官員仍然希望中國最終會對俄羅斯施加影響力,讓普京先生撤軍。 但中國並未表示會採取任何此類行動。

週四,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與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通電話,強調交戰雙方應“恢復和談”並“回到政治解決的軌道”。 A 中文摘要 的談話。

在宣布習近平訪問前接受 BBC 採訪時,庫列巴說,他認為中國既沒有準備好武裝俄羅斯,也沒有準備好實現和平。 “訪問莫斯科本身就是一個信息,但我認為這不會立即產生任何影響,”他說。

華盛頓的分析人士對此表示贊同。 “我不認為中國可以成為推動任何烏克蘭和平進程的支點,”美國前駐華外交官、現任白宮官員賴安哈斯說。 學者 在布魯金斯學會。

哈斯先生補充說,中國將作為任何最終和平協議的簽署或擔保小組的一部分發揮作用,並且對烏克蘭的重建至關重要。 “我相信澤倫斯基明白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願意對中國和習近平本人表現出如此大的耐心,”他說。

歐洲官員對中國的態度各不相同,有些人優先考慮與北京保持貿易關係。 但中國在整個戰爭期間與俄羅斯結盟,在歐洲許多角落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猜疑和敵意。 週五,一些官員對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的消息反應謹慎——他們認為這是中國與俄羅斯的友誼(如果不是結盟的話)的進一步標誌,也是中國在戰爭中充當調解人的努力.

中國最高外交政策官員王毅在上個月底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強調了和平談判的必要性,然後在莫斯科停留。 他使用的語言似乎旨在將歐洲國家從美國剝離。

“我們需要冷靜地思考,尤其是我們的歐洲朋友,應該做出哪些努力來阻止戰爭; 應該有什麼樣的框架來為歐洲帶來持久和平? 歐洲應該發揮什麼作用來體現其戰略自主性,”他說。

他暗示華盛頓希望戰爭繼續進一步削弱俄羅斯。 “一些勢力可能不想看到和平談判成為現實,”他說。 “他們不關心烏克蘭人的生死或對歐洲的傷害。 他們的戰略目標可能比烏克蘭本身更大。 這場戰爭絕不能繼續下去。”

但中國的 12 點聲明在歐洲並不受歡迎。 許多歐洲官員,就像他們的烏克蘭和美國官員一樣,相信早日和平解決談判將以犧牲烏克蘭主權為代價。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中國的立場絕不是中立的。

“這不是和平計劃,而是他們共享的原則,”她談到中國的聲明時說。 “你必須在特定的背景下看到它們。 這就是中國採取立場的背景,例如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始之前簽署了無限的友誼。”

中國對北約的定期譴責讓歐洲官員感到憤怒。 中國在其立場文件中表示,“一個地區的安全不應通過加強或擴大軍事集團來實現”——這一聲明支持普京的說法,即他因包括北約擴張在內的威脅而不得不入侵烏克蘭。

中國的立場“建立在錯誤地關注各方所謂的‘合法安全利益和關切’的基礎上,暗示俄羅斯非法入侵的正當性,並模糊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角色,”發言人納比拉·馬斯拉利 (Nabila Massrali) 說負責歐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更簡單地說:“中國沒有多少可信度”,尤其是因為“他們未能譴責對烏克蘭的非法入侵”。

愛德華黃 從華盛頓報導,和 史蒂文厄蘭格 來自布魯塞爾。 朱利安·巴恩斯 來自華盛頓的報導。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評論

關於我們

china-today.news 通過易於閱讀的帖子介紹了最新熱門新聞,政治,技術,創業公司,健康和科學方面的最新和重要突破。新興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社會和文化的未來。我們的使命是收集,記錄和傳播有關變革性技術和科學發現的信息報告,這些報告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文化,生活和行業。

最新的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Today